红星机械厂。>
三人的会议还在继续。>
“小涛,接下来,你去钢铁厂看着点,一定要确保万无一失。”>
回过神来的刘怀民对着杨小涛郑重说道,“这次夏老他们如此重视,我们可不能关键时候扯后腿。”>
杨小涛点头,“我也是这样想的。”>
杨佑宁点头,随后拿起桌上的文件看了看,“不仅钢铁厂要紧起来,确保这次实验成功。”>
“就是其工厂也要行动起来。”>
说到这里,杨佑宁心中升起一个大胆的主意。>
“正好借助这次安全事故,咱们机械厂下辖所有分厂,所有人员,来一次安全大学习活动。”>
“要从上到下,各部门都要行动起来,贯彻学习安全生产。”>
“咱们自己先来一遍,省的到时候出差错。”>
杨佑宁越说越激动。>
冬季大练兵,安全大学习。>
连口号都想好了。>
杨小涛与刘怀民对视一眼,都被杨佑宁这突然的想法震惊,随后又是不约而同的点头。>
“可以!”>
刘怀民觉得不错,便点头同意。>
杨小涛也是如此,“先前去调查的时候,就发现工人习惯于‘凭经验’做事,以前那样做没有问题,所以现在还那样做。”>
“甚至在问题出现时,想当然的处理,从而酿成更大的灾祸。”>
“这其中就是管理不到位,学习不到位的缘故。”>
“老杨说的,我认为不仅这次要做好,还要将其做成长久的管理规定,一直坚持下去。”>
杨佑宁对着刘怀民笑着点头,“对,我是这么想的。”>
杨小涛却像是想起前世工厂里经历过的一轮轮审核。>
什么国家审完省里审,省里审完市里审,一年一轮,飞行审核,半年一次,标准审核...>
审审审,不说效果如何,单单这种态度就让下面的企业感到紧张,不敢轻视。>
“所以我们要组建专门的安全监督部门,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工厂进行审核...”>
“对对,我也是这么想的。”>
“还有要将规章制度健全,这点咱们可以将现有的整理一下,做出来框架,然后...”>
“对对对,我就是这么想的。”>
“还有,光有惩罚措施不行,还要有激励手段,这样双管齐下,才能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对对对对...”>
杨小涛觉得自己说的差不多了,拿起缸子吨吨灌了两口,然后朝着一旁盯着看的杨佑宁摊摊手。>
杨佑宁见杨小涛不再说话,随即笑着看向杨小涛,“小涛,你这些想法跟我不谋而合啊。我看着一事不劳二主你…”>
“打住!打住!”>
“您老可别说。”>
杨小涛赶紧摆手,“我这两天要抽空把发动机的事搞定。真没时间!”>
“嗯?发动机要设计出来了?可我听说张冠宇他们碰到难题了!”>
杨佑宁怀疑杨小涛是在推搪,想借此机会偷懒。>
“对,是遇到了点难题,但我看了下,很容易解决!”>
杨小涛随意说着。>
其实还是理论方向上出现了问题,原先杨小涛已经指出过。>
但从未有过的东西,即便想破脑袋也无法尽善尽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