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家地头上建厂,就得考虑当地的民生。”>
“可那样,咱们的运输成本就会增加。这可不是小数目啊。”>
两人不说话,杨小涛听了也默不作声,这种事情,他们也就是说说,真正拍板的还是上面的头头。>
“首长怎么说,咱们怎么做吧。”>
最后刘怀民开口,杨佑宁也是没办法。>
“对了,你的三轮车和拖拉机怎么样了?”>
杨佑宁开口,杨小涛从包里拿出一叠图纸,“变速箱已经搞定,接下来顺利的话,年前能够拿出样机来。”>
“这么快?”>
“我还跟王首长说了,让他们不要急,年后春天试车就不错了。”>
杨佑宁诧异的说着,拿起图纸仔细打量,虽然看不懂,但里面的设计却是有些复杂。>
“王首长那里我会协调的,不过到时候咱们得去人帮忙。”>
“这点没问题,机修厂和三车间的人都能出,不过,你要去吗?”>
杨小涛沉默片刻,“到时候再说吧,钢铁厂和化工厂的事情,也是紧要关头。”>
“钢铁厂那里,要尽快完成转炉的改造,到时候咱们机械厂的钢铁将不会受到制约。”>
“至于化工厂。”>
杨小涛想到今天早上两千学分换来的肥皂提炼技术,虽然化工厂在上报的规划中,将以石油化工为主,但在这目标实现的路上,也可以找些额外项目,‘创收’一下嘛。>
杨佑宁和刘怀民听到杨小涛说到一半突然没声了,立马看过来。>
然后就看到杨小涛自信的笑着,“咱们的双子星计划就是两条腿,可不能一条粗一条细啊。”>
刘怀民两人听的一头雾水,杨小涛也没有解释,“西北那里,要是没空的话,让老陈帮忙去趟。”>
“反正陈叔也懂!”>
杨佑宁笑着,“老陈要是知道了,肯定会谢谢你的。”>
“你们可得保密。”>
“哈哈!”>
......>
从办公室出来,杨小涛直接来到研发科。>
这几天在四合院里,研发科的工作都是张冠宇主持,三轮车和拖拉机的设计进展顺利,车体框架已经有了轮廓,其他设计也有长足进展。>
将变速箱的设计图交给张冠宇,然后在研发科待了会儿,跟众人讲解变速箱的设计要求,探讨过后,这才回到办公室。>
上午在机械厂处理完琐事,下午杨小涛开车前往钢铁厂。>
钢铁厂在三十吨的平炉改造成功后,现在正针对一百吨的大型平炉进行改造。>
“要尽快带出一批技术工人,掌握转炉改造工作。”>
杨小涛看了眼改造现场,对着身边管志勇和安仲生说道。>
“杨总放心,最近我们正在整理改造心得,整理出来后,会加快改造速度。”>
管志勇在一旁解释着,杨小涛点头,随后看着安仲生,“安老师,西北延州那里的情况你也知道。”>
“知道,杨总。”>
“现在还不需要钢铁厂的同志,但明年吧,一旦建起来,咱们厂要做好准备。”>
“我明白,只要需要,我们决不退缩。”>
安仲生认真说着。>
在钢铁厂这里他已经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但并不代表就安于此状。>
能够参加延州的钢铁厂建设,能够建立起一台先进的钢铁厂,对他来说,也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