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你说。”>
“嗯。”>
随即刘德辉将汽车厂面临的困境说出来,一句话,还是发动机闹腾的。>
不过,现在情况又有了变化。>
“沪上汽车厂那里前段时间搞出来汽油发动机了。”>
刘德辉说道,“虽然是仿制的,却也做出来了,而且性能参数都不差,现在制造出来的汽车,他们称呼长江牌汽车,算是纯国产的了。”>
杨小涛听了顿时笑起来,“刘厂长,人家长江牌,你们黄河牌,这不是明显打擂台嘛。”>
“可不是嘛。”>
刘德辉心里难受,虽然自己这边发展的也不错,但作为核心技术的发动机还是‘受制于人’啊。>
“尤其他们喊出来的,纯国产。这不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嘛。”>
“前一阵我们想着搞四缸发动机,人也来学了,回去也有些进展,但...”>
刘德辉没说完,杨小涛也知道怎么回事。>
来学习的人学到的都是双缸发动机的构造,这跟四缸发动机还是有差距的。>
其实,并不是杨小涛不想搞四缸柴油发动机,甚至在四合院书房的时候,为了挣取学分,四缸柴油发动机的图纸已经设计了大半。>
之所以没拿出来,主要是考虑现实情况。>
从名字上看,气缸、活塞、活塞环、连杆、活塞销等零件数量增加了一倍,这从单缸到双缸的难度上就能体会出来。>
此外像气缸盖、曲轴、排气系统等专用零件的结构也比双缸柴油机的更加复杂,这就使得四缸柴油机具有工艺难度大、技术含量要求更高。>
相应的,制造成本也会成倍增加。>
现在机械厂这里,双缸柴油机已经可以满足当前的动力需求,根本用不到四缸发动机,你一个拖拉机用什么四缸啊,那不是暴天谴物嘛。>
再说了,做一台四缸发动机的时间,物资,可以做两台多双缸了,现在不论是三轮车还是拖拉机都要考虑效率问题。>
这也是杨小涛并不急着做四缸发动机的原因。>
“小涛,我可是听说了,他们沪上也想要搞三轮车。”>
“嗯?”>
这会儿,杨小涛听明白了。>
“计划已经上报了,听说上面正在考虑,毕竟你们做出来的三轮车都要出口国外,国内的空缺需要人来填补。”>
刘德辉说着,杨小涛拿起茶缸子慢腾腾的喝水。>
这话,要是杨佑宁听了早就站起来拍桌子了。>
当初给沪上他们不干,现在看着行情好了,又想来分一杯羹。>
虽然这在国内很正常,有限资源充分利用嘛。>
但这事落在谁头上,都觉得心里膈应。>
“所以,我们需要咱们自己的发动机,不能让人给看扁了。”>
刘德辉适时说着,目光中带着期盼。>
杨小涛放下杯子,也在思索着。>
办公室里,顿时安静起来。>
“刘叔,其实这四缸发动机,搞出来,也不过是给现在的卡车换一个心脏,说实在的,还不一定有原先的好,而且生产效率上也未必有现在的多。”>
刘德辉听了脸上一塌,但不得不点头。>
因为杨小涛说的都对。>
国内已经有一套成熟的制造体系,哪怕是改装的,却也是成规模的行业。>
若是陡然不用,这些工厂怎么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