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菜都热了两回了。”>
杨小涛听了心中感动,这才是家的感觉。>
不论多晚,都有人等你回家吃饭。>
“小石头,赶紧驾车。”>
杨太爷拎着酒瓶,看了眼车上的东西,赶紧催促着。>
杨石头立刻拉着驴车往前走,杨小涛和杨大壮俩人跟在后面,说着话。>
说话间,天已经黑下来,村子里没有路灯,路两旁的屋子开始点起煤油灯。>
一点点烛火透过窗户照射出来,熟饭的味道在周围传播,更添一份烟火气。>
很快车子来到“大队部”里面,其实就是村子里办公的地方,因为经常在这里集合队伍出工,所以就叫了这个名字。>
当然,现在这里还是全村吃饭的场地,整个生产队的集体餐厅。>
这还是全村唯一有电的地方。>
平常放电影也是在这附近。>
车子停下,早就有人在院子里等着,灯打开,照出一片人影。>
“小涛,回来了!”>
“回来了,带了好多东西!”>
“不得了喽,老根家小子出息了!”>
议论声围绕在杨小涛周围,杨小涛连连客气,这些人可都是叔叔伯伯嫂子姑子,可不能怠慢了。>
不少人看着车上的东西,露出羡慕神情。>
这年头可是吃大锅饭的,只要到了饭点,家家户户端着饭盆和拿着筷子就去村子的食堂也就是大队部里吃饭。>
当然,这只是形式上的平均,让所有人都有饭吃。>
所以,按照道理来说,杨小涛带回来的这些东西都会交给大队部看管,然后吃饭的时候全村人都来吃。>
但实际上,在一个大队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往往具备更多的说话权,一些村干部也有更多的自主权。>
不是说他们 ,薅社会主义羊毛,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的调整。>
人情往来,都是一个村的没啥说的。>
杨小涛是杨家庄的人,这点他们都清楚。>
所以,这些东西就是杨小涛的,他想怎么着谁也没说的。>
毕竟,这是人家买回来孝敬长辈的。>
“好了,都见着了。一会吃完饭,各回各家,明天就是过年,有的闹!”>
杨太爷见众人围着杨小涛,连忙开口,众人这才散去。>
不过,仍旧有几个人站在那里。>
杨太爷也不说,杨小涛有些诧异,这几个人都不熟悉。>
就在这时,几个人互相对视一眼,齐齐上前,弯腰躬身,吓得杨小涛赶忙躲开。>
“几位大爷,叔伯,你们这是干什么?”>
“我可受不起啊。”>
杨小涛莫名其妙,连忙说着,一旁的杨大壮却是开口解释道。>
“去年你让太爷带回来的钱,给他们修建了房子,今年不用挨冻了。”>
“这份恩他们现在还不了。但这情必须要记下。”>
“不然,他们一辈子都是心事。”>
杨大壮解释的透彻,几个人加上表情也是真挚。>
“小涛,老叔是真的感谢你,要不然你那钱,我家小三早就冻死了。”>
领头的一个老人年纪和一大爷差不多,但精神却是差了一大截,说完话还要继续鞠躬。>
杨小涛一个步子抄过去,一把扶起老人。>
“老叔,你这话,那就是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