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做膏药吧!”>
“膏药?这个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自然知道了!”>
老朱认真的说着,然后想到什么,“你是说,要用这个?”>
“对,我想的是将草药提取后,做成膏药贴!”>
“用这个来替代针灸,那么一大片,只要是个医生,稍微懂点医学的,找个位置直接贴上去就行了,根本不用找什么穴位,还要下针,下多深的!”>
“你觉得咋样?”>
老朱听了杨小涛的话,并没有急着回答,而是跟一旁的胡站长以及王院长商量起来,屋子里其他人也在讨论着膏药的事。>
杨小涛坐在那里等着。>
后世什么三伏贴的,咳嗽贴,咽炎贴,消化不良贴的,杨小涛可是没少见。>
甚至中医院里都给开贴,而且那贴很方便,买回家自己也能贴上去!>
后世可以,现在未必不行。>
“是个法子,可以试试!”>
最后老朱肯定道。>
“你们可以试试,汤药也可以提前配好,到时候直接给药,让对方自己煮就是了。至于人手问题,这个更简单。”>
“咱们国内的老郎中没有一万也有八千吧,你们给上级说一下任务,直接征集百十人来协助,组成个团队啥的,然后一人带三五个徒弟,一边行医,一边实地指导,不就成了?”>
杨小涛这话说完,众人目光中透着惊奇。>
随后又觉得可行。>
“这方法不错!”>
“对,可以组成个团队,互相交流!”>
“若是可以的话,最后成立中医院也有可能。”>
屋里的人立马讨论起来,都觉得这法子不错。>
既能够解决人手问题,还能培训新人,挺好。>
杨小涛说完就在一旁听着,一群专业人士从膏药开始讨论起来,如何做,用什么做,还有人为了防止被山寨,提出了跟梅花消毒液一样的防伪手段,就是掺药材。>
当然,谁来做这事,他们都没说。>
他们只是医生,制药的事,还是要制药厂来做。>
这些,就不是他们考虑的了!>
一直讨论到中午时候,众人肚子开始抗议时候,这才离开会议室,准备吃饭。>
……>
“老杨!”>
吃过饭,杨小涛来到通讯室拿起电话。>
他估摸着三两天后,自己就能离开这里,便想着跟杨佑宁打个电话,问一下机械厂的情况。>
“你小子啊,那里怎样了?”>
刘怀民跟他说过杨小涛的事,当然刘怀民也知道的不多。>
“还不错,估计两三天就能回去了!”>
杨小涛笑笑,对面老杨也笑了起来。>
“回来就好,这一阵咱们机械厂事情不少,我很老刘他们快累死了,你回来正好分担些事。”>
随后杨佑宁便将机械厂最近的事情简单说了下。>
几个车间都如往常一样,按部就班的生产。>
只是一车间跟五车间生产的电饭锅和空调任务量降低了不少,估计是市场的缘故。>
一车间的情况他早有预料,毕竟国外能人还是不少的,电饭锅做到最后除非有质的提升,否则功能都差不多,最后比的就是一个成本问题,一个品牌的影响力。>
对于一车间后续哦安排杨小涛也有想法,并没有介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