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也不用去南方,我记得江浙一带就不少种水稻的.对了,齐鲁那里应该也有,不妨让人打听下。”>
“你要是着急的话,江浙那边有几个熟人,我可以给你问问。”>
“不过这些都是散乱的稻草,要做成帘子还得再编。”>
老金再次开口说着,杨小涛听了立马点头。>
“只要有就行!至于草帘子,这个容易!大家伙儿,谁不会编啊!”>
说完,众人都笑起来,在这村里,就是个娘们也能编起来。>
杨小涛说着就站起来,“走走,这事尽快搞定,不然耽误事。”>
杨太爷几人也知道轻重缓急,开口说道,“你们赶紧去联系,麻绳的事情交给我们!”>
说完杨小涛起身带着老金往电话室走去。>
两人来到电话室,杨小涛想了少了,既然齐鲁有,那就先打听下情况。>
毕竟齐鲁比起江浙那些地方要近,运送过来也方便。>
再说了,这次只是育苗,需要的不多,等大棚大规模推广的时候,那需求量,估计就得江浙那里帮忙了。>
所以杨小涛拿起电话,就给泉城第一机械厂打过去。>
泉城第一机械厂。>
厂长办公室中,办公桌前,汪大海正眯着眼睛看着发货的数据表,上面是给红星机械厂提供的货物。>
这也是他的固定工作,每次发货前,都要亲自核对一遍。>
而从这一次次的发货表单上就能看出,红星机械厂的发展情况。>
原先只需要一张纸就能囊括下来,现在好了,整整三张纸,密密麻麻。>
这还是过年的事,机械厂也要考虑放假,所以要得少一些。>
看着明细,汪大海不时摇头感慨着。>
机械厂,今非昔比啊!>
从最初给他们提供拖拉机的轴承轮胎,后来是三轮车的部件,再往后变成了大型车辆的部件,到现在装甲车都开始了。>
这不仅数量上也是猛增,质量要求也是逐步攀高。>
若不是他们最先跟红星机械厂走在一起,若不是杨小涛在后面力鼎,他们厂的技术提升也快不了,估计早就被甩在后面,跟不上机械厂发展的速度了。>
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机械厂也比以前更加忙碌,全厂工人连休班都很少了,但效果却是立竿见影,不仅工人能力提升了,工厂机器也更好更先进,生产力也得到提升,福利待遇更是首屈一指。>
种种表现下,泉城第一机械厂隐隐有成为泉城乃至整个齐鲁机械厂的领头羊!>
当然,他心里清楚,这一切都离不开红星机械厂给予的支持。>
每次新机床设计制造出来,他们机械厂都是最先一批使用者。>
从启明星到各类型的机床,半自动机床,机械厂或者说杨小涛想到的都是他们。>
正是因为提前接触新机器,厂里的工人才能跟上机械厂的脚步,完成任务的同时也能提升着自身的硬实力。>
就像这次轰动一时的晨星机床出来后,机械厂立马对机床进行升级。>
而他们机械厂,就是升级后的第一波受益者。>
就这种情况下,他们机械厂想不提升都难啊。>
可以说,机械厂能够从一个二流加工机械厂走到今天,甚至成为全国的大工厂,九成助力来自于红星机械厂,而这九成中,又有一大半来自杨小涛。>
如今,除了给泉城汽车城提供配件任务,剩下的大部分精力都在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