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轧钢厂的技术员差。>
“我先看下图纸,汪厂长,你帮忙解释一下。”>
杨小涛说着,汪厂长点头。>
随后杨小涛拿着图纸在里面不断走动,一边看着图纸,脑海里快速形成空间图形,然后将确认好的零部件放在一起,将图纸放在部件的旁边。>
汪厂长给的图纸只有七八张,大部分都是散落的,有些还不成联系。>
杨小涛一张张问着,汪厂长起初时候回答的很快,越往后,就回答的越是慎重。>
渐渐的,周围工人来了,不少人聚在周围看着情况。>
他们也发现杨小涛问的问题越来越难,不少时候,都需要周围的人参与进去才能回答上来。>
只是有些问题确实忘了,有人说这个,有人说那个,争论下,杨小涛只能将这些放下,先找确定的部分。>
等图纸都摆放在何处,地上还有三分之一的部件没有图纸。>
杨小涛拿出自己的本子,开始比对着实物画图。>
旁边的汪厂长小心看着,见杨小涛在本子上熟练的将一个部件画完,然后看看周围其他零件,凭借这卡口的形状,部件的尺寸很快找到附近的部件,脸上越来越凝重。>
就这绘图的一手就比他这个二把刀的厂长强。>
就画那几张图,可是费了他七八天呢。>
看着杨小涛私下本子上的纸,将部件聚在一起,又去看另一个。>
只能感叹,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啊。>
自己这次是,找对人了。>
一上午,杨小涛都在忙碌中度过。>
一个部件绘图完成,然后去找相关联的部件,有时候还要询问汪厂长他们,当初拆下来的是什么样子。>
可能一个部件因为角度的不同,机器就无法正常运转。>
等中午时候,杨小涛才将大致部分搞清楚,看着地上的纸长,杨小涛心里终于有了底。>
汪厂长全程都陪在左右,一步不离。>
他是亲眼看着杨小涛将没有头绪的部件规整起来,起码现在看上去,一目了然。>
这样的工作方式,比他逮着一个盲目去做更加条理,还不会出现落下部件的情况。>
毕竟,拆下来的时候可是没有多余的零件。>
前几次转机时候,总是有螺丝啥的多出来,原本他们还没觉得有问题,但现在这么一看,问题还真不小。>
这也让他对杨小涛的工作越来越看好。>
中午吃饭前,汪厂长特意嘱咐小牛在这里,一步不离的盯着,就是尿尿也得憋着。>
杨小涛跟汪厂长去食堂吃饭,王浩也跟在左右。>
中午饭跟工人吃的一样,不过伙食费用没让杨小涛他们出,这让王浩准备好的全国粮票没了用处。>
吃完饭,杨小涛休息一会儿,便又投入到工作中。>
上午将部件的图纸画出来,下午需要对那些不确定的部件进行甄别,确定其用处。>
最后再将这些图纸整合到一起,查漏补缺,完成打磨机的原型。>
这工作也不简单。>
一下午,快天黑的时候,杨小涛才将不确定的部件搞明白,心里面对这打磨机也有了具体概念,空间模型已经成型。>
晚上,两人回到住处,也没啥事,就在屋子里聊天。>
没一会儿,就各自回床睡觉。>
躺在床上,看着煤油灯昏黄的光芒,突然想起冉秋叶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