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一排排生产出来的拖拉机,杨小涛心里有些犯愁。>
这都半个月了,拖拉机的销路还没打开,确实让人愁。>
想起自己的提议,杨小涛询问刘大明,后者根本就没听说。>
杨小涛知道,十有 是没希望了。>
在车间里转了一圈,杨小涛又看了会生产记录。>
现在工人已经完全进去状态,那些新来的工人也慢慢上手,虽然速度不快,但手上的活计越来越熟练,一些小点的技术困难也能很好解决。>
每个人只将自己负责的部分做好,后面组装起来就没啥难度。>
正是因为这种方式,拖拉机的生产效率越来越高,失败率越来越低。>
最后特意叮嘱安全方面,不能因为着急忽略安全,机器的维护保养更要落实到实处,而不是停留在表面上。>
尤其是新员工太多,有些人都没接触过,这些事必须有规程约束才行。>
几个负责人都点头明白,知道杨小涛的意思,没人敢马虎。>
看了会儿,杨小涛没有干预工人生产,一个人来到空闲的钳台上,准备开干。>
成为八级工程师后,杨小涛觉得不仅是经验、知识的提升。>
杨小涛虽然是从钳工升上来的,后来学习图纸设计,但一些需要其他工种制造的部件,还要由别人制造。>
而这次升级后,杨小涛发现自己对锻工,车工甚至焊工等工种也有了见解,虽然没有实际操作过,但理论知识已经灌输进来。>
甚至还有一些操作经验,就像触类旁通似的。>
当然,比起八级锻工一类的人才还是不如的。>
杨小涛只能算是一面精,多面涉及。>
活动手脚,杨小涛想着高压锅的设计图,一个个部件参数浮现在脑海中,随后开始工作。>
好长时间没干钳工活了,杨小涛还觉得有些手生。>
不过没关系,肌肉记忆,加上部件没多大难度,还是很快就进入状态。>
一旁刘大明见杨小涛忙活,看样子不像是拖拉机的部件啊,就过来询问情况。>
杨小涛只说是打一口锅,然后刘大明就没再问。>
一口锅而已,自己打出来的确实比买便宜。>
至于这里面会不会违反纪律,这就不是他操心的了。>
谁让人家还是研发科的科长呢。>
一个研发新锅,谁也说不着。>
杨小涛在一旁忙着。>
考虑到当前情况,这款高压锅自然不能用电,只能用明火。>
所以,制作起来相对简单。>
但简单是相对的,高压锅的锅体要求的材质可不低,最低也是不锈钢的。>
至于方便加热什么的,用什么铝啊,硅啊,杨小涛直接省了。>
这样下来锅的重量誓必会加重,但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只要能保证结实,厚一点无所谓了。>
反正自己用,安全最重要。>
杨小涛可是知道,这高压锅真的爆炸了,那就跟手榴弹差不多。>
锅体搞定,接下来就要保证密封性了,然后就是将核心部件做好就行。>
这点需要找到适合的密封圈,也就是需要橡胶工厂配合。>
不过,杨小涛打算自己使用,就用不着劳师动众了。>
先前兑换栏兑换物品的时候出现过,杨小涛兑换了七八根。>
这次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