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第二天上班的时候,不少人已经在新的环境,站在新的岗位上开始工作。>
十车间,杨小涛走在过道中,黄得功跟在后面介绍。>
“咱们现在分成三队人。”>
“这一排,负责专门生产高压锅,中间的负责暖气炉,后面的是打井机。”>
“按照计划,都采用流水线模式,大家虽然还在适应,但都是老员工了,用不了多久就能走上正轨。”>
杨小涛走到高压锅生产线上,看着一个个高压锅经过锻造、打磨、加工,很快将零件结合起来,待到最后组装成品。>
走到压力阀制造的地方,一个个从钳工台上下来的压力阀,在经过上称量合格后,才会被用到高压锅上。>
看完一圈,杨小涛点头,走出车间。>
来到门口墙边,杨小涛拿出烟分给黄得功,两人点燃,“老黄,说实话,你年纪比我大,有时候,我说话要是太冲,您别在意。”>
“我是对事不对人。”>
“小杨厂长,您说这话不是打我脸嘛。”>
黄得功一脸激动,“您不知道,这十车间是我极力要求来的,我这人没多大野心,就想跟在您后面,看看,能够走到哪。”>
“至于您说的,只要您决定的,我坚决帮您干成了。”>
杨小涛伸手拍拍这个不高的中年汉子,“老黄,以后,咱们两个车间,会成为轧钢厂最耀眼的存在。”>
“哈哈,我知道,我等着。”>
两人说完,杨小涛走向十一车间。>
比起第十车间,十一车间依旧保持着原有的效率,毕竟骨架都在,离开的人很快就有人填补进去。>
“排产如何?同志们还适应吗?”>
王法在一旁回答,“原先控制计划产量,同志们每天都干不完,现在能干多少就干多少,甚至同志们还要加会班干完,预计月底,能够将明年二月份的订单就要完成了。”>
“好样的,这才是咱们工人的作风。”杨小涛听到后笑着,先前看计划书的时候,看着什么控制产量,给其他工厂留出市场,促进大家一起前进。>
简直就是狗屁。>
说这话的人要么是傻子,要么是看书看傻了被忽悠了。>
连伟人都强调的‘以战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软弱求和平则和平亡’,真是吃到狗肚子去了。>
自己生产少了,其他工厂就生产多了?>
什么狗屁理论,简直就是想一出是一出。>
只有竞争,只有良性竞争才能让这些厂子意识到,不卖命干,就饿肚子吃不上饭。>
“天冷了,让同志们注意下,还有,热水姜汤时刻准备着,有什么问题跟我提。”>
“好!”>
王法应下,现在他也在学习,怎么做好一个管理者。>
两人又在车间里转了会,最后走到组装处,看着韩丽燕带着一个小青年教学,王法感慨着,“这位韩丽燕同志,别看是女的,但工作起来,比男工都卖力。”>
“就是这几次考核,力量上的缺陷,总是差一点,不然早就成七级钳工了,也能多拿一些工资。”>
杨小涛看去,若有所思,“今后,会改变的。”>
......>
医院,秦淮不今天特意请了半下午假,带着半只老母鸡,一盆窝窝头来到医院,看望动完手术的易中海。>
病房前,一大妈神情憔悴,但看到秦淮茹还是露出笑容。>
“一大妈,一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