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过,撕下来一个小趾头让他啃。>
小家伙咬着皮嘎吱嘎吱的啃得欢。>
“打个比方,平常种的玉米,种下一百颗,能长出来十颗,每颗上面有一百粒玉米。”>
“那血玉就是种下一百颗,长出九十颗,每颗上最少有三四百粒玉米。”>
直观的数字表达让两人清楚的认识到,这血玉的优势。>
“也就是说,一亩盐碱地,能够比先前多四五十倍的收成?”>
冉秋叶迅速计算着,杨小涛笑着点头,心理补了一句,‘若是按重量来算的话,还高。’>
“这么好的种子,可不能像杨村一号那样被埋没了。”>
杨太爷手掌虽然颤抖,但端起的酒盅酒水毫不溢撒。>
杨小涛双手扶着酒盅轻轻磕了一下,爷俩再次干掉。>
“我知道,这次去西北,就带着种子,顺便检验下适不适应西北的环境。”>
“若是顺利的话。”>
杨小涛没多说,但两人都清楚,若是顺利,国家就能有跟多的粮食。>
更多的人能吃上饭了。>
晚饭过后,冉秋叶给杨小涛叠着衣服,准备出差的东西。>
杨小涛在一旁抱着小端午。>
半夜,寂静无声时,两个身影缓缓躺下。>
冉秋叶靠杨小涛怀中,紧紧抱着手臂,羞涩的脸蛋磨蹭着杨小涛的手臂。>
“一定要小心,我们娘四个,等你回来!”>
“放心,这次绝不会出事,等我回来,咱们一家好好过日子...”>
“嗯!”>
第二天,杨小涛告别冉秋叶。>
这一次回去,再回来就不知道是何时了。>
杨小涛能够看出冉秋叶眼中的不舍,尤其是几次开口想要说话,却到了嘴边,都是小心注意安全之类的。>
或许,她想的远比说出来的多。>
杨太爷就很直接了,让杨小涛不要想家,村里的人会替他照顾好妻儿,当然,若是能早点完成任务就早点回来。>
外面哪有家好。>
杨大壮杨石头洪老师等人也来送,几人说话后,杨小涛抱了下小端午。>
最后又握着冉秋叶的手到一旁说了会儿话,表明临盆前一定回来。>
这话说完,大庭广众下,冉秋叶也顾不得别人怎么看了,抱着杨小涛就哭起来。>
这一下,杨小涛都觉得心理难受。>
好在只一会儿,冉秋叶就离开怀抱,擦干泪水,认真的看着杨小涛说出一番通情达理的话。>
然后再次让杨小涛注意安全,早点回来。>
杨小涛平复心情后点头。>
最后,在众人挥舞的手臂中,开车离去。>
从杨家庄回来的时候,杨小涛先是看了眼院子里养的小鸡,他不在的时间都是小薇投食,现在看来,小鸡都没啥是。>
不过,也可能与时间短有关。>
喂了点玉米粒,杨小涛开始收玉米,继续研究。>
只是看着摆在桌子上的一堆玉米,杨小涛捂着脑袋。>
原本的期望化为乌有。>
“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啊!”>
本子上记录清楚,通过血玉和型玉米杂交,生长出来的玉米杨小涛命名为型玉米。>
可这型玉米比起型玉米还差劲,不仅长的小还少。>
而且玉米粒只有最外层的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