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抱着槐花凑到人前,跟着庆祝。>
见了杨小涛回来也是伸长脖子,甚是得意。>
身边的一大妈看的清楚,心中叹息,就是个闺女,那也是亲生的啊。>
回到家里,将端午放好。>
这小家伙还不知道有了两个妹妹,或者不懂这些,一个劲的想从座椅上起来,嘴里哼哼着找妈妈。>
杨小涛从空间里取出一块磨牙棒,塞在端午嘴里登时哼哼声小了。>
晚饭做好,杨小涛吃完后,给旺财一些吃的,嘱咐小薇和旺财看好家,这几天挺热闹的,但保不齐就有人趁乱生事,小心点好。>
至于医院那里,有小薇的分身在,应该没问题。>
将剩下的放在锅里温着,然后找了些衣服,尿布和被单,就抱着端午往医院走去。>
出了胡同,外面行走的队伍不见少。>
大路上,人来人往,不少人仍在高呼,更有人喝醉了大声喊着,巡守的战士也不阻止。>
路过的人仍在淡论,更有的将收音机拿出来,听着里面激昂的声音,周围人同样欢呼响应。>
杨小涛想到此刻的杨家庄,听到广播后也会这样吧。>
抱着儿子,小家伙对周围的热闹十分喜欢,不时向着人群热闹的地方笑着,也就是不会说话,否则也要喊两句口号。>
就在杨小涛前往医院的时候,西北的庆功宴也正式开始。>
被邀请参加宴会的都是对事业有功人员,或者做出突出贡献的人。>
这些人,有的是刚刚从“前线”上下来的,也有的是从其他地方赶来的,各个部门,各个岗位。>
但无一例外,来者都是精英。>
此刻,整个会场摆放了数十准,坐满了人。>
大家聚在一起,说着笑着,享受着甘甜的果实。>
桌子上,没有大鱼大肉,几道简单的小菜,却让众人甘之如饴。>
“同志们!”>
中气十足的声音响起,最前方,一群人站起来,领头之人个头不高,身体有些发福,一张国字脸,头上短发直刺刺的,端着酒碗,很是豪迈。>
众人见了,随之站起。>
却听刚才喊话的老人挥挥手。>
“都坐下,都坐下!”>
老人挥手制止,另一只手上端着酒碗,纹丝不动。>
众人闻言坐下。>
“今天,我啊,在在这里,代表大家,感谢你们!”>
“感谢您们,为国家做出的贡献!”>
“我谢谢你们!”>
“我先干了!”>
老人豪迈不减当年,颇有十万旌旗斩阎罗的气势。>
众人都拿起碗,里面的酒水混浊,却毫不迟疑的喝下。>
随后,老人再次看向众人,目光中充满了感动。>
“都说敬酒敬三碗,这第一碗敬的是你们的成功,你们的成果。”>
“那第二碗,敬你们的坚守,你们的付出,你们的牺牲。干!”>
众人中,有人眼睛通红,有人不胜酒力,却是义无反顾的喝下去。>
米酒顺着喉咙划过,流淌在心间。>
老人豪迈的将酒碗翻过来,身后陪同官员同样喝完。>
“这第三碗,我,希望大家守得云开见月明,始终怀抱着积极乐观与坚持不懈的精神,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努力奋斗。”>
“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