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就谢天谢地了。>
“首长,厂长,我们能够组装起来有二十套,具体质量吗,有点难说。”>
杨佑宁听到这个数字,心里咯噔一下。>
夏老更是皱起眉头。>
“这要是工人熟练了,能有多少产量?”>
陈宫赶紧询问。>
他从杨佑宁那里听杨小涛说的事情,若是轧钢厂不能将这好东西量产出来,那保不齐就是吃一茬韭菜,后面还是得让其他工厂来做。>
到那时,轧钢厂才是亏大了。>
王法想了又想,也不敢往大了说,“若是工人熟练了,再添加两台铣床的话,车间里,应该能做到日产百台。”>
说完这个,杨佑宁看向夏老,却见夏老摇头,“我看你们做的,有许多是废品。”>
王法有些紧张,“首长,是这样的,因为发动机的精度要求需要一致,尤其是活塞部分,油路从内部游走,保证活塞的持续润滑状态,稍有精度不合格,润滑效果就达不到要求,很可能出事故。”>
王法将从杨小涛那里听来的给众人解释着。>
夏老听了点头,也清楚柴油发动机的制作不易,但没想到,要求这么高。>
思考片刻对杨佑宁说道,“一千五百台,每个月要给上面提供一千五百台柴油发动机,这是上级的命令。”>
“务必完成。”>
夏老说完,杨佑宁登时愣住。>
一旁的陈宫也愣住,感觉自己耳朵有问题。>
一千五百台啊,这可不是大风刮来的啊。>
就是一起来的刘怀民也被这数字震惊了。>
杨佑宁脑海中顿时响起杨小涛提起的事情,‘若是轧钢厂无法满足生产任务,上面一定会让其他工厂加入进来。’>
而这一千五百台的‘月供’,就是上级的第一个任务。>
能不能完成,可是关乎轧钢厂的未来啊。>
“怎么样,杨佑宁同志。”>
夏老认真的看着杨佑宁,这是他从黄老那里接到的任务,本来昨天就要来的,只是一直没时间。>
加上也想确定下柴油机的性能,这才等到了现在。>
看着夏老那锐利的眼神,杨佑宁只能咬着牙,“请首长放心,轧钢厂一定完成任务。”>
车到山前,已经没了退路,这时候只能咬紧牙关,把困难克服了。>
见杨佑宁说的严肃,夏老也清楚这有些强人所难。>
不来现场,只是看本子上的数据,都会觉得容易。>
可一道道工序看下来,那使用的耗材,那工人洒落的汗水,让他明白,每一台的加工都不易。>
但,任务就是任务。>
革命建设,需要它。>
夏老又看了会儿,便带着刘怀民离开。>
他们要抓紧时间将人员的事情确定下来。>
不论是现有的领导班子,还是加人,加几个人,加谁,都要尽快确定下里。>
只有人员确定了,才能继续往下推。>
而且以轧钢厂现在‘扩张’的速度,要是不抓紧时间制定出扩建方案,很可能跟不上变化的速度。>
等夏老离开后,杨佑宁带着人急匆匆的跑到十一车间。>
一千五百台啊,只是上交的,轧钢厂内部还要消化一部分,还有汽修中心要用来换装,这又是一部分。>
“不行,这点不够,根本不够用。”>
见到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