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吾爱文学网 > 科幻小说 > 乱清 > 第九十五章 合流(2/3)

第九十五章 合流(2/3)

上一页乱清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吾爱文学网在线收听!
像小安子这样的,虽然不见得没在外面弄几个钱,但若说“打探人事,窥伺园工”,他真有这么大的胆子?

想到这里,心念一动,该不是关卓凡指使人上的折子?

想一想他在御前认错的时候,情真意切,那倒不会是假的。只是吕氏的事情,到底是小安子多嘴报给自己的。落了这么大的面子,若说是他想打小安子一巴掌,出一口气,也不是说不过去。

然而再想一想,又迷惑起来——林铁山是宝鋆的门生,而宝鋆跟关卓凡可不是一条线上的人,才不会听他的指使,来出这个头。

那么,莫非说小安子,真有折子里说的事?

她当然不会把安德海叫来问,而这份折子,也没有发下去,只是在肚里做功夫,一个人静静地琢磨。

不过折子虽然不曾发还,可这样一份弹劾权监的折子,是众所瞩目的事,内容很快便在朝中悄悄流传开来,不少有识之士,私下都对折子里那一段段掷地有声的警句击节赞赏,认为安德海的势焰,已经颇有前明末年权阉的乱相。因此虽然折子被留中,但朝中不满安德海的一股潮流,已经轻易形成了。

这就是安德海所犯的大错误——他的行为,不止是得罪了关卓凡一个人,而是得罪了政府的整个官僚集团。

历朝历代,在大多数情形之下,文官集团对于宦官,都有着本能的厌恶和对抗之情,对于太监弄权,文官们更是有着近乎偏执的自我防卫心理,因为在他们看来,太监的这一行为,不仅侵夺了他们的权利,而且冒犯了他们的整体尊严。

关卓凡心想,这样的集体意识,安德海是不会明白的。

他看了看在听倭仁讲书的小皇帝。正难受地在椅子上扭来扭去。心里一笑。

对于关师傅的归来。小皇帝表露出极大的热情。也难怪,这些天里只能见到古板的倭仁和同样古板的徐桐,大约是把他憋坏了。

今天的功课的排序,做了一个临时的调整,倭仁的“尚书”从第一段调到第四段,其他三位师傅的功课前调一段。这是因为,翰林院今天要分派今年的“稽查”,倭仁这个翰林院掌院学士要主持其事。

所谓“稽查”。有:稽查史书、录书——就是历年的奏折;稽查官学功课——主要是八旗包括宗室的官学;稽查理藩院档案。每一项,都要派定专人负责。

军机处今天没有重大繁琐的公务,和翰林院的安排不冲突,关卓凡的“兵事、洋务”就从第四段调到了第三段。

关卓凡照例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把自己的课讲完了,看着小皇帝的脸由兴高采烈转为郁郁不喜,心里对慈禧的这个独生子颇为同情。

他心想,康熙有三十五个儿子,到了咸丰,便只有这一个独苗。可见国祚之长短,似乎跟皇帝的子息很有关系。他听着倭仁嘴里大堆枯燥的典谟训诰。无聊之余,便在自己的座位上,用裁纸的小银刀,替小皇帝把练大字要用的纸裁出来。裁着裁着,望着手里那把无锐无锋的银刀,忽然发起呆来——

虽然无锐无锋,却也不是一个九岁的孩子能够抵挡的,若是现在一刀挥去,则清朝自努尔哈赤兴起的帝系正统,岂非就此中绝?而旁边的倭仁和徐桐这两个老匹夫,以自己的武力,大约一手一个,就可以轻易掐死的吧?

到底只是一个九岁的孩子……关卓凡摇摇头,惊讶于自己这个异想天开的念头,却又不由自主地问自己,若是当真有这样一天,自己能不能下得去这个手?

“亲贤臣,远小人,施仁政,则天下庶几可治矣。”倭仁用这句话,结束了他枯燥漫长的课程,也打断了关卓凡的思绪。

这就到了回长春宫用午膳的时候了,小皇帝如蒙大赦,从几子上溜下来,挺胸喊道:“张名亮!”

张名亮是伺候小皇帝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乱清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