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吾爱文学网 > 军史小说 > 壮哉大唐少年郎 > 第318章:自作孽不可活(2/3)

第318章:自作孽不可活(2/3)

上一页壮哉大唐少年郎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吾爱文学网在线收听!
生警惕之念,这秦风太厉害了,别人只是打算让他难堪,只是让他无法再进一步,而他,对人一如用兵之道,以摧枯拉朽之势将政治对手往死里整,手段之狠辣,比起官场老油子更要厉害百倍,更加厉害的是他谋定而后动,在针对敌人之前已经将一切准备妥当,即便是他的对手无言以对。一些打算以“仁义道德”来说事的人寒蝉若禁,而自己又有着不是很干净底子的人,此刻哪里还敢再放半个屁?

一朝天子一朝臣,封德彝在李渊时代深受重用,可是到了贞观王朝,他在朝堂上地位算不得高,但是因为他是三朝老臣,且是前朝遗老遗少的领袖,又敢与李世民叫板,在朝堂上还是有一席之地的。

以前,李渊执政的时候,封德彝可不像现在,在庄严慎重的朝堂上敢跟李渊叫板。要知道唐朝不是宋朝,武德朝也不是贞观朝。

宋朝有着“刑不上士大夫”的规定,所以包拯才敢用他的唾沫星子给皇帝洗脸。李世民善于纳谏,特别下旨“不以言语论罪”,所以贞观时期的谏官才敢一个个活跃蹦跶,挑皇帝这个不是,那个不对。

在中国历史上,除去贞观王朝与宋朝,胆敢与皇帝叫板且当真不怕死的人物可没几个。

李世民登基后,特别下旨“不以言语论罪”,刷存在感的封德彝等人便上窜下跳,一个个活跃得不得了,专挑一些无关痛痒的问题来挑李世民与他心腹大臣的刺,固然没有什么大事,可恶心人的水平却是不错。

这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封德彝这一只苍蝇,在针对秦风时,伤不到人家分毫,反而让人家一巴掌给拍死,其下场大家心知肚明,一旦清风当场对执,封德彝将会成为大唐王朝第一个遗臭万年的人。

一些让封德彝拉起来,且站在他身后,准备一一发言批斗秦风的人,为了保住那一世英名,为了保住自己或许存在于秦风手中的罪证,一个二个很可耻的匿了。

“父皇,儿臣在没有抵达边塞时,不清楚突厥人与我大唐百姓之恩怨,许多惨事都是由自己编织,认为不过尔尔,只是到了庆州,到了朔方,才发现突厥给我大唐,给我汉人造成的创伤罄竹难书,在边境几乎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对于突厥这种杀我百姓的草原异族,说什么仁义道德岂不可笑?儿臣深为自己之前之所作所为而羞愧,此役若有我领兵,结果亦是如此,要他们血债血偿。”

说话之人,正是大唐太子李承乾:“诸位大臣,你们知道突厥人是怎么教育他们下一代的么?每逢子弟成长之时,他们会让自己的子弟骑上烈马,而后面则是拖着俘虏而去的汉人为乐,甚至,练习箭术,也是将我汉人当活靶,特别是年老体衰的汉人,几乎都逃不过这样的惨痛结局,大将军多次进入大草原作战,解救的人群中多为青壮,以前,我也曾疑惑过,以为大将军为免老人拖累而致,当我亲自抵达前线,隐姓埋名与汉人奴隶沟通,才知道不是大将军冷血无情,实在是无老人可救矣。父皇,儿臣认为大将军说的话很有得理,比大多人云亦云、空泛而谈的读书人有理的多。圣人先人留下的东西也要看对什么人什么时候,当遵守的时候。自然遵守。对于一群不讲道义的异民族,更他们说仁义,与宋襄公有何区别?大将军曾经说过一席话,尤在眼前:仁义道德,不是不好不对,先辈留下来的东西,也是有道理的。但要看对什么人,什么事。小错小过,可以原谅。面对这种大恶,只有一个字,杀……”

“是吗?”缓过气来的李世民听着李承乾的话,惊喜异常。以前的李承乾让老夫子们快要教坏了,张口闭口仁义道德,很多时候,李世民烦燥异常。因为他知道每个人都可讲仁义道德,唯独皇帝与太子不能,作为一国之君主、储君,更应该看中实实在在的东西,在与外国交往途中,更应该注重利益。而不是仁义道德。

在李世民的世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壮哉大唐少年郎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