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吾爱文学网 > 军史小说 > 宋翔 > 四十四了结(三)(2/3)

四十四了结(三)(2/3)

上一页宋翔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吾爱文学网在线收听!
事发生,将在每年十月,朝廷都将举行秋狝活动,借猎田演武,扬尚武之气,显大宋兵威。

其实在一开始杨炎也主张严惩这次策划煽动民变的官员。因为“不杀大臣及言事者”这条制度虽然避免了皇帝因一时之怒,滥杀大臣,也使不少公正忠直的大臣敢于直谏皇帝的过错。但也造成了整个大宋两百余年来,对大臣犯罪的处罚都相对偏轻,只要不是谋反叛国的大罪,几乎都不会被处以死罪,而且往往在流放之后,还能被受予通判、团练一类的闲职。如果能活得一些,等个上十年,朝廷还会下旨特赦,甚致重新起复也都不是不可能。

也正是因为如此,有不少官员才会只顾一己私利,甚至做出不昔损害朝廷利益的事情来。反正到头来不会被杀头,就是被流放,也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乾道北伐的时候,当时的宰相汤思退私通金兵,传书递简,结果也只是被判了个流放了事。因此这一次洪适、魏杞等人敢冒大不违煽动民变,以要挟朝廷,也未偿没有这方面的原因。

因此赵忱才觉得有必要杀几个官员,以儆效尤。杨炎也认为有必要如此,因此也不反对。只是赵忱没有想到这次反对的意见竟然如此强烈,几乎所有的官员都不赞同。

最后连赵倩如也劝告他,两百多年以来,形成的制度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全都改过来的,而且“不杀大臣及言事者”这一制度也并不是沒有可取之处,何况严惩策划煽动民变的官员不等于一定就要判为死罪,因此这一次就算了,还是顺从百官的意见吧。

赵倩如的意见,赵忱不能不认真考虑。认真想过之后,虽然也知道赵倩如说的有道理,但心里这口气却怎么也咽不下去。好在这时赵倩如又出了个主意,就是交换。令赵忱顿时茅塞顿开。

于是在第二天,赵忱升朝,故意不提处罚的事情,而是提出变法要继续施行下去,陈俊卿也是老于事故的人,那还看不出皇帝的意思来。而且新法施行至今,也被证明只要严格监督管理,确实能够达到富国强兵的目地。因此一口答应中书省以后一定会全力支持朝廷继续推行新法。其他执政大臣中,赵汝愚是从一开始就主张变法的,而反对新法最強烈的两位宰相梁克家和洪适这时都停职受审,而两位枢密使韩彥直和刘珙也以经开始遂渐接受了新法,自然也不会阻止。

接着赵忱又询问举行秋狝的事情。陈俊卿等大臣略作商议,也都答应下来。同意在每年十月期间,举行秋狝活动。

因此赵忱这才同意,不将洪适等人定为死罪。不过坚持要将孙涛斩首。陈俊卿等人也认为皇帝以经做出了很大的让步,而且发生了这样大的事情,不杀一个有份量一点的官员也说不过去,而且孙涛也只是地方官,并不是朝廷中央的官吏,杀他到不行有多大争议。因此也同意了。就这样孙涛就成了这一次被处死的最高官员,至于孙知行、林富这些人,虽是地方豪强势力,但毕竟也只是百姓,自然就不在陈俊卿等人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不过赵忱虽然赦免了洪适等人的死罪,却在流放的地点上动脑筋,将他们都发配到广南的偏远地区,这以经是大宋同等能够到达的最荒凉地方,就算不死,也要被磨去半条命。

不过对于皇帝这一安排,陈俊卿等人也不能再于涉了,必竟做出这样的事情来,能够保住他们的一条命就不错了。至于他们几个人能不能在流放的地方熬到朝廷特赦的那一天,那就只能听天甴命了。

※※支持原创※《宋翔》首发于17k网※支持正版※※潭州,制置使司衙门。

今天衙门里十分热闹,坐了四五十位客人,把制置使司衙门的大堂挤得满满当当。一个个都衣着考究,服式鲜明,不过多数人脸上都带着惊疑不定的神色,显得心里非常不安。

他们都是湖南路的地方的豪富大户之家。可以说个个都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宋翔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