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吾爱文学网 > 侦探推理 > 五代十国一儒生 > 第十八章 煽风点火(2/3)

第十八章 煽风点火(2/3)

上一页五代十国一儒生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吾爱文学网在线收听!
头道:“自当先战后和!”

曹议金这个皇帝虽是没有多大军事才能,但他的优就是有疑惑就问,有错就认……这一或许是当初他做商人时带来的,做商人嘛,如果不懂装懂的乱做一通最后损失的还是自己的钱,这样多来几次这商人也就没法生存了。

所以说商人大多是精打细算的,曹议金把这个特质带来做皇帝倒也可圈可,至少不会像其它要面子的昏君一样什么都觉得自己最行瞎指挥一通。

“此事便依秦爱卿之计行事!”最后曹议金就下令道:“萧公敬、秦风听旨!”

“臣听旨!”萧公敬与秦风赶忙下拜。

“古往今来治世赖有贤臣,周、召以降,有晏婴、百里奚、孙叔敖之属;汉有萧何、曹参往续。臣举则君正,天下治焉。”说到这里曹议金朝萧公敬及秦风两人了头,继续道:“今朕幸得萧、秦二卿,与有荣焉。时逢东、西回鹘犯我敦煌,特擢(提拔)枢密使萧公敬兼河西招讨使,枢密副使秦风兼河西招讨副使,共行招讨回鹘、扬我军威之大义,奴等自当以国民为重,全心协力其御外敌!钦此!”

“臣领旨!吾皇万岁,万万岁……”

秦风听得是一头雾水,不知道这个招讨副使是个什么玩意……要知道他平时虽然对历史也有了解,但他更关注的却是历史战事并以此分析交战双方的胜负原因,从而学习其中战术。至于这官职什么的,他就基本是丢在一边了。

现在想起来,秦风觉得自己当初还真得关心哪些皇帝哪一年死的,这样一来自己在这时代算命也能混口饭吃了。

他不知道的是,招讨使这玩意就是有敌来犯或是有仗要打时临时设置的,招讨使……顾名思议就是招降讨叛的意思,简单的说就是皇帝把兵权下放,让招讨使带兵去打仗了,甚至军中有急事来不及奏报,还可以便宜行事。

这玩意在五代十国这乱世就不得了了……之前秦风这枢密副使还是个虚职,手下连一个兵都没有,现在一成这招讨副使,也就是可以参与到敦煌国数万军力调配和整个与回鹘作战的决策中来了。

当然,这招讨副使毕竟还是副的,还是要听招讨使的命令。

对此秦风也感觉理所当然,自己才刚来这时空没多久嘛,对这时空还有很多东西都不了解,此时就算让自己做招讨使自己都不敢做呢!

曹议金也是出于这考虑,他在之前的交谈中看出秦风虽是机智过人但却对欠缺一些军旅常识。当然,曹议军不知道这时由于秦风来自另一个时空的原因,他只道是秦风两耳不闻窗外事,却又熟读兵书所致。

另一方面,曹议金又觉得对秦风的忠心还有待观察,否则……才刚刚上来就将兵权将与他,那带兵造反怎么办?

所以没说的,自然就是挂一个“招讨副使”的副职,在战时为萧公敬出谋划策就好了。

曹议金所不知道的是,这时的萧公敬心里却觉得有些不爽了。

原因是刚才曹议金下旨时,不自觉的说到了晏婴、百里奚、萧何等人,正所谓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说的这些全都是文官没有一个武将,而秦风是个儒生萧公敬是个武将,于是萧公敬自然就会想,皇上这是看重秦风机智过人,使他来教我或是监视我怎么打仗来的呢!

虽然萧公敬对秦风刚才的一番指江山也好生佩服,但没有人会喜欢自己的权力被分开或是受到制肘了,于是萧公敬暗自提醒了下自己:虽然与这秦风交谈甚欢,但为了自己仕途着想往后还是该提防着好。

萧公敬会这么想当然也是有道理的,事实上他会这么想也就对了,因为以经商起家的曹议金在经商时就更看重文人……正如之前所说的,古时的商人往往与官府和江湖人士勾结,所以他很清楚一介武夫那种唯利是图完全按利益走的那种心态,而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五代十国一儒生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