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吾爱文学网 > 军史小说 > 1980我来自未来 > 第两百三十一章 说一说咱们的战机家族(1/3)

第两百三十一章 说一说咱们的战机家族(1/3)

上一章1980我来自未来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吾爱文学网在线收听!
现代战争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武器已经不再是坦克与大炮了而是各类战机。

所以西方各国都在拼命的发展战斗机,因为取得了制空权就等于掌握了胜利的钥匙。

但是咱们国家的战机却整整落后了世界五十年,谈一谈咱们落后在什么地方了。

先说,共和国战鹰—歼五!

歼五,新中国空军第一代自产战斗机,她的出现是一座中国空军发展的丰碑。

歼5项目曾被称作“东风101”,最初装备部队后还被空军称作“56式”战斗机。

歼五这个名字是在1964年统一命名的,原型机称东风101或44号工程。1956年9月8日验收后称56式。

1952年随着经济恢复的,新中国造飞机也被提上了日程,最后这个意义重大的项目落在的沈飞身上。

沈飞是建立在伪满洲国飞机制造厂上的,成立之初只有不到二百人,只能进行简单的修理工作。

1952年,国家号召下大批大批的技术工人、干部、知识分子来到沈阳,沈阳厂的职工数量迅速扩充到几千人,为飞机的制造创造了有利条件。

本来,中国希望以米格15作为原型进行仿制,但苏联人却送来了最先进的米格17。

所以五六年验收成功后,让中国一跃成为世界喷气式飞机制造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一下就拉近了几十年,差距缩短到二十年内。

可惜这时期西方国家已经储备了丰富的飞机制造技术,这期间各类新型飞机层出不穷,飞机性能更是突飞猛进。

等十年后咱们的歼五技术成熟后,她已经是一款非常落后的战斗机了,是一款设计思路还停留在二战后期的战机。

十年后是那一年?

一九六六年!

这是什么的开始?

大家都知道!

歼六项目也叫东风102,59式战斗机,它的上马正好是大跃进时期。

一九五八年东风102紧急上马,2月开始试制,9月飞行英雄吴克明驾机首飞,这之间只用了半年多。

通过四段法研制成功的歼五尚且用时一年多,这架东风102简直是大跃进的典型。

这架飞机的原型机是米格19,咱们仿制的时候,米格19已经是一款落后的机型了。

如果照抄性能可能差不到哪去,但咱们却做出了众多改动,甚至直接使用了全新的国产工艺和技术设备。

提高国产化自然是好事,但在技术不成熟,工业基础薄弱的情况下这是极其不明智的。

东风103(歼六甲)是中国仿制的夜间航炮截击型,在仿制过程中,沈阳两厂全部采用自行编制的工艺资料和自己制造的工艺设备,五八年的十二月由王幽淮驾驶首飞成功。

第二年春国家鉴定委员会正式鉴定验收,但这款飞机同样因为过多的求快,导致这架飞机产生了众多质量问题,虽然勉强进入服役,但几乎没有发挥作用。

歼六被咱们魔改了不少次,生产的数量也是非常的惊人,历史上总共生产了五千多架,并出口多个国家,曾经在巴基斯坦立下赫赫战功。

她在两年前年的坦桑尼亚与乌干达战争中,也同样发挥了巨大作用,让坦桑尼亚直接横扫了乌干达。

还有少量歼六出口到了埃及,为咱们换取了米格23,为之后的歼8改取得了一定的基础。

歼六采用的是双发,她的研制虽然让中国缩小了与世界的差距,但由于歼六的原型米格19是作为过渡的战机,其设计理念并不先进,与歼五相比并没有多大进步。

因此中国航空工业在歼六上并没取得质的提高,中间又有大跃进的挫折,对整个国防事业都造成了损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1980我来自未来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