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吾爱文学网 > 科幻小说 > 横明 > 第444章 表面抢手的学生(1/2)

第444章 表面抢手的学生(1/2)

上一章横明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吾爱文学网在线收听!
更如此火爆,也是有着特殊的原因在其中。

根据学院的说法,学生们实习的费用都有学院来负担,不管是他们的生活费、工资等等,都由学院来承担,不需要相关部门来负责。

当然,各部门愿意给出些费用,学院也不会拒绝。

而且,具体内容并不限制,由用人部门自行安排。

先不说学生的水平怎样,各部门缺人可是实打实的事情。

哪个部门没有数据统计或者处理的需求?

他们已有的吏员或者是年轻官员,大多数都是传统的教育,对于数理统计方面,在学院学生年前的劣势十分明显。

所以,能找到一些学生来实习一段时间,将积压的数据进行处理,那也是十分划算的事情。

反正也是缺人手,干的也是不太有技术含量的事情,找什么人不是干?

学院的都没有职位负担,不用担心他们抢走自己位置,不用白不用,用了也白用!

老刘和徐光启两人因为分配问题,忙的焦头烂额,多给谁,少给谁,都是问题。

而且,这不仅仅是关系远近,还要结合国家的政策,以及真正的用途。

有些部门要过去,纯粹是为了打下手,而有些地方就是真的有强烈的需求。

按照规律,自然是优先满足那些有真正需求,而且还能对口的部门。

如此热闹,看上去学生们的未来一片大好。

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这说到底是不花朝廷钱的实习,而且也不占用各衙门的名额,换作是谁都乐意,多找几个不花钱的办事之人。

等到真正学生们出去需要去工作时候,那就是另外一种光景了。

大明的官员都是科考出身,他们大部分没有功名,想要成为部门主官还是问题。

而作为吏员,就有些委屈了,大明的吏员或许不需要是科班出身,但是他们的上限同样明显,很快就遇到职业生涯天花板,再往上就没有路子。

当然如果执意要做官,再去考试也是不错的选择,或者说,朝廷到时候有什么政策,也未可知。

毕竟,这是一条前人不曾走过的路。

有他们在前边顶着,方书安就稍微能安静一些。

而在他独处的时候,大多是不开心。

虽然说在别人面前要表现的充满希望,但是他知道,大明实在已经烂到了骨头里,很多时候,他虽有心却无力。

所以,学院学生,算是最后的希望。

紧紧依靠方书安一个人就想改变大明,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再者说,现在他自己的位置也十分尴尬。

虽然说有很多发明或者是措施意义重大,却并未得到相符的奖赏。

万历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没有重用方书安,这很正常,也符合他对自己定位。

如果锋芒毕露的改革,下一个张居正或许就是他。

而朱常洛对于方书安的态度,现在也是不清不楚,或许他真正的机会,是在朱由校羽翼丰满之后。

再说摆在眼前的事情,明末的“繁华“,后人常津津乐道的,不管是富庶热闹的江南,或是贸易繁荣、“资本主义萌芽“蒸蒸日上的福建广东等地。但是常被很多“精英“无视的,却是北方的民生。

以山西陕西等西北省份来说,这些地区的商品经济原本就不发达,推行“计亩征银“的一条鞭法,本身风险极大。加上张居正病故后,明朝官场越发人浮于事,好经也终于念歪。

单是万历二十二年,以明末顾炎武《肇域志》里的统计,陕西一省百姓的负担,竟然因为“计亩征银“暴涨了三倍。百姓生活到了“民用困倍“的地步,但这毕竟还是风调雨顺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横明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