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旸折服多年的魏延,会不自觉沿袭一些糜旸的作风也是常理。>
就在魏延踱步了许久后,魏延兴奋地转身对着陈到说道:>
“我知道了!>
陆逊派徐盛前来江陵,不是为了进攻,是为了防守!”>
听到魏延的话后,陈到若有所思。>
“难道陆逊是担心我会不顾一切,率军驰援公安?”>
陈到虽机变不如魏延,但好歹也是一宿将,在魏延的提醒下猜出陆逊的目的并不难。>
陈到的猜测,得到了魏延的肯定。>
“正是!>
江陵城高池厚,若无内应,守城通常只需数千精锐即可。>
陆逊担心的是,陈公在得知州陵失陷的消息后,会留下数千精兵在江陵,而后亲自率江陵主力渡江支援关将军。>
陆逊知道陈公你素来稳重,若是得知江陵城外有数万吴军虎视眈眈,定然会以守城为要,不敢率军出城。”>
自觉猜出陆逊目的的魏延,语气显得颇为亢奋。>
但魏延却不知道,他话中的“不敢”二字,让陈到的头上不禁冒起了黑线。>
陈到觉得,魏延大可不必这么说话。>
可陈到的气量不小,些许不满在他心中转瞬即逝。>
相较于魏延言语中的“不敬”,陈到更关心他们下一步该怎么做。>
“今已得知陆逊小儿盘算,文长可有计策破局?”>
陈到急切的问道。>
计策自然是有的。>
魏延拉着陈到来到地图旁,指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水系说道:>
“吴狗自恃水军强横,遂肆无忌惮侵我国土。>
但江陵一地水系纵横,吴狗又岂能条条皆有水军镇守?>
加之即将九月,长江流量正逐日减少,长江各地中有些地势高耸之处,或已有滩涂露出。>
这可使我军,有机会能不与吴狗水军正面对抗,而南渡至荆南。>
只要够快!”>
在说完心中的构想后,魏延用郑重的眼神看向陈到说道:>
“若徐盛的目的,只在于震慑陈公,那么徐盛一旦得知陈公率军出城,一定会率军追击。>
如此一来,便可将徐盛引诱离江陵。>
只有这样,大司马的下一步谋划,才能继续进行。”>
魏延说完后,就一直等着陈到的回应。>
魏延对自己的计策有自信,但他的这个计策,对陈到来说,却要让他冒上很大的风险。>
因为陈到离城的目的,在于将徐盛所部吴军诱引开,那么陈到就不可能带太多兵马离开。>
况且要想真正让徐盛上当,那么陈到就一定要率军进入荆南。>
可任谁都知道,要是陆逊得知陈到驰援公安的消息,他是不会坐视不理的。>
故而陈到一旦率军进入荆南,很可能会面临着被吴军两面夹击的境地。>
被敌军两面夹击,向来是军事上的大忌。>
陈到从魏延的语气及眼神中,看出了魏延为数不多的顾忌。>
别看魏延目前的军职比他高,但要是论身份,魏延是没资格指挥他的。>
而且陈到也能看出,魏延计策会给他带来的危险。>
魏延也在担心,性格持重的陈到会因忌惮危险而不愿按计行事。>
但,魏延及世人都看错他了。>
明白了魏延的顾虑后,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