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
糜旸很快说出了自己的用意。>
“明日孤会设宴款待诸葛瑾。”>
糜旸刚刚说出这一句话,丁奉就连忙嫌弃地摆手道:>
“我不去!”>
丁奉的反应,让糜旸哑然。>
这糙汉子!>
他是让丁奉不用顾忌,但丁奉好歹也稍微意思意识,顾忌一点呀。>
糜旸拿起案上的毛笔,轻轻敲了下丁奉的头:>
“孤还未说完,你急什么。”>
丁奉老老实实地受了糜旸一敲,然后就等着糜旸接下来的话。>
糜旸并未让丁奉等太久,他很快接着说道:>
“在宴席上,诸葛瑾定会向孤言及求和一事。”>
糜旸的这句话一出,丁奉的脸色变得更加恶心了。>
可糜旸接下来的话,让丁奉的脸色发生了变化。>
“孤也不瞒你,要不是顾忌相国对孤的情义,就在今日,孤就想把诸葛瑾给烹杀了。”>
听到糜旸的这句话后,丁奉脸上出现了期待的神色。>
“可孤是相国的弟子,这样的事不能做。>
只是孤与相国有师徒之义,你却没有。>
明日,你是可以因忠义,而怒斥诸葛瑾的。”>
糜旸的话,仿佛为丁奉打开了一扇明亮的天窗。>
丁奉仔细一想,好像真的可以耶!>
丁奉虽少时穷苦,没读过多少书,可他在投奔糜旸后,借助着糜旸的背景,曾找到不少名士教导他读书。>
名士不仅教会了丁奉学识,还让丁奉更深入了解了当世士子的价值观。>
以当世的价值观来说,糜旸与诸葛亮有师徒之义,故而糜旸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对诸葛瑾不敬、不利的。>
但吴军入侵大汉疆域,又是明明白白的事。>
丁奉身为汉臣,诸葛瑾身为吴臣,在两人之间没其他关系的束缚下,丁奉可以站在忠义的道德制高点上,对诸葛瑾严加斥责。>
只要丁奉的斥责不离忠义二字,那么这样的举动,对诸葛亮的名声亦是无碍的。>
之前丁奉身为糜旸的嫡系,下意识地会将糜旸的顾忌当做头等大事,故而才未想到这一点。>
但现在被糜旸一点拨,丁奉瞬间就回过神来了。>
一想到可以一舒心中愤懑,丁奉的脸色就变得激动起来。>
“大将军放心,明日臣必赴宴。”>
丁奉前后态度的转变,让糜旸不禁笑出声。>
他又用毛笔轻轻敲了下丁奉的头,而后让丁奉将耳朵伸过来。>
在丁奉照做后,糜旸趋身在丁奉的耳边说了一番话。>
听到糜旸的吩咐后,丁奉的脸色变得有些古怪起来。>
要做的这么狠吗?>
待糜旸从丁奉的耳边离开后,他看着丁奉说道:>
“今日孤叮嘱的事你不要忘了。>
孤之计策是否成功,就看你明天的表现了。”>
尽管对糜旸的吩咐感到有些奇怪,可身为糜旸的死忠,丁奉自然不会违抗糜旸的命令。>
“大将军放心,臣一定尽力而为!”>
丁奉的保证,让糜旸颇为满意。>
“下去准备去吧。”>
...>
第二日的时间,很快就到来。>
因糜旸昨日说,要将国事放在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