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的青华大学不招收特长生、艺术生、演员也没有外籍留学生。>
身为华夏一流高校,它被称为“工程师的摇篮″。>
据说,在校内还有一座原子能核反应堆实验基地。>
考入青华的学生,每一个都无愧学霸之名。>
别看老白整天穿着将校呢大衣,一副牛皮哄哄的样子。>
其实他也是青华物理系实验小组的成员,已经参与到了国家重点项目的研究中。>
听到李卫东提到‘误差’,他立刻明白为何会出现‘不科学’的现象。>
不过。>
他心中还是有些疑惑。>
一个临时工怎么会懂这么多?>
旁边的胡光亮看到他像木桩子似的愣在那里,用胳膊肘碰了碰他。>
“老白,你刚才误解卫东了,快道歉。”>
老白似乎拉不下那个脸,在那里磨磨蹭蹭,扭扭捏捏的。>
——想来也是,这年头虽然是历史上最接近人人平等的年代,将校呢和普通老百姓之间还是有些微差别的。>
李卫东还指望这哥几个解决欠钱易中海的钱,怎么会让他下不来台。>
“不用道歉,这是学术探讨,有不同意见很正常。我也只是在材料商店久了,见得多一点,理论知识远比不过你们这些明日娇子。”>
老白松了一口气,感激的看李卫东一眼。>
这个临时工,好像有那么一点意思。>
胡光亮瞪他一眼:“人家李卫东是给你留面子,以后不要没有证据,就说别人做手脚。”>
“知道了,你比我家老头子管得还宽!”老白尴尬的笑了笑,“等供销社开了门,我请卫东兄弟喝北冰洋。”>
...>
解决了争论后,胡光亮开始组装矿石机。>
组装工作并不复杂。>
只要在木板上上面钻几个孔,固定接线柱、空气联线圈什么的。>
用高电阻二级转换一下阻抗。再加一个2000的电容,连接好组装起来就可以了。>
关键的难点,在于如何安装用来检波的辉铜矿石。>
这关系到矿石机能否清晰的收到电台。>
胡光亮把辉铜矿小心翼翼的穿孔,安装在木板上,用导线连接起来。>
“成了?”老白迫不及待的问。>
“不清楚,不过这一次我很有感觉,应该能收到京城广播台。”胡光亮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
刚才他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
如果还不行的话,也只能像老白他们提议的那样,给叶子买一台收音机了。>
大不了,到时候多买一些电池让叶子带着。>
这时候,那几位小组成员已经在矿石机上连上了一条长达数米的天线。>
“好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法,成功与否,就在此一举。”>
胡光亮按动按钮,矿石机的发出“呲呲呲”的白噪音。>
胡光亮神情凝重,缓缓扭动按钮。>
呲呲...呲呲...呲呲...>
突然,矿石机里传来一阵悠扬的音乐声。>
“小松树快长大,绿树叶新枝芽,金色的太阳照耀着你。”>
音乐声让所有人都激动不已。>
有声音,毋庸置疑,矿石机制作成功。>
老白竖起大拇指:“光亮,我算是服气了,声音如此清晰的矿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