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挑战。>
更是一种机遇。>
延州的钢铁厂建起来了,将来,他还要建造更高更大的钢铁厂。>
“管厂长,人才这方面,你们要重点培养。”>
这边杨小涛继续说道,“到时候,我打算让安老师以机械厂的名义支援延州建设,人员你们自己商量。”>
“不过,人少了,钢铁厂的建设不能落下,年后机械厂的钢铁用量会直线上升,不妨告诉你们,今后咱们机械厂要生产大型拖拉机和三轮车,对钢铁的需要只会越来越多。”>
杨小涛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安仲生倒是没什么,去延州支援本身就在计划内。>
但管志勇却是感到压力倍增。>
尤其是钢铁产量的增加,让他有些心里没底。>
只能让钢铁厂的平炉加快改装。>
在钢铁厂里转了一圈,总体来说,钢铁厂是往好的方向发展。>
这点,杨小涛很是满意。>
傍晚回到四合院,杨小涛在家里炖上了羊肉火锅,特意招待回来的老道。>
两人在屋子里喝酒,院里不时有人路过,想要看看杨小涛有没有打开电视。>
可惜,杨小涛对现在的电视节目并不热衷,家里冉秋叶又不在,院里人也没好意思进来。>
第二天,杨小涛照常上班。>
上午在车间里看了一遍,因为比武大会的刺激,车间工人那积极性,杨小涛都觉得,车间里的温度太高了。>
都怀疑烧锅炉的师傅是不是加料了。>
查看了双星发动机的进度,随后下午便带着娄晓娥前往化工厂。>
此时,化工厂的蒸馏塔已经安装完成,现在正在处理收尾工作。>
来到化工厂,杨小涛在徐远山的陪同下参观了蒸馏塔,同时也听取了相关技术人员的分析。>
“徐叔,年前能试产?”>
看着数十米高的蒸馏塔,杨小涛开口询问。>
徐远山摇头,“年前够呛。”>
“现在天寒地冻的,工人操作困难是一回事,还有温度对于化学反应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温度过低,严重影响了催化剂的效率。”>
“根据同志们的计划,年前能够检修装备完成,年后暖和,就能试产。”>
徐远山说着,杨小涛点头,也清楚现在是以安全为主。>
“那以后呢?总不能每到冬天都放假吧。”>
徐远山笑着,“那不能,就是这开始时候,确保万一。”>
“等技术成熟了,今后会源源不断。”>
“那就好。”>
随即在徐远山陪同下继续参观一番,最后回到办公室里。>
徐远山让人上了茶水,屋子里除了杨小涛娄晓娥还有几个化工厂的主任。>
“徐叔,我想知道,咱们化工厂搞过肥皂吗?”>
杨小涛喝了两口,说出此行的目的。>
徐远山放下缸子,不明所以。>
不过杨小涛问起来,还是看向一旁的主任,“王主任,你说下。”>
王主任是一名戴眼镜的圆脸中年人,乍一看跟张冠宇有点像,不过看眼神比起张冠宇多了份灵巧劲。>
果然,王主任在得到指示后,立马站起来,脸上带着谦和的笑容。>
“杨总,厂长。”>
“不用见外,坐下说,我就是问问。”>
“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