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他的杨村一号,村子里不说吃饱,不饿死人就是好的了。>
说起杨村一号,这是周围村子给取的名字。>
自从丁胖子知道玉米的事后,虽然上面的人没当会事,他却是上了心。>
不仅找到杨太爷,还抽空去了趟四九城,专门找了杨小涛。>
当然,杨小涛的招待也让他不虚此行。>
关于杂交种的事,杨小涛也向他说明情况,现有条件下,还做不到大规模育种,除非拿出一块地来,再有充足的人手帮忙,而且这些人还得经过培训,这时间不短,消耗的人力财力可不是个小数目。>
哪怕是丁胖子也不敢保证做到。>
两人交谈一番后,最后定下规程。>
就是杨小涛保证尽力提供种子,然后让杨家庄负责管理,丁胖子联络其他村子。>
在丁胖子的串联下,周围四五个村子,去年都尝到了高产玉米的甜头。>
只是这些粮种实在不多,一个村子就四五十亩,这还是杨家庄匀出来的。>
即便如此,那多出来的产量也缓解了粮食的压力。>
而且随着杂交种的种植,那些一辈子都和土地打交道的老人给出了中肯的建议。>
那就是让土地得到轮换,畜养肥力,这样才能过的更高的产量。>
杨小涛也知道,知识只是停留在课本上,地里的事比起村里的小孩子都不如。>
对于这种意见,杨小涛虚心接受。>
于是,去年杨家庄率先做出改变,放弃种植春玉米,改种其他农作物,其中冬小麦是最主要的粮作物。>
收完小麦后,全村大部分土地都种上了玉米。>
在耕牛的支持下,杨家庄深耕细作,全村男女齐上阵,加上杨小涛小半年的努力,村子直接种了五百亩玉米。>
而现在,就是收获的季节。>
几人吃着饭,笑声不断从人群里传来,短短两年的变故,已经看不到从前的那种忧愁,现在,村子的人看到的都是希望。>
就在此时,从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呼喊声,渐渐的声音大起来,杨大壮起身查看,片刻后又回来,脸上笑容更加灿烂。>
“七百!”>
杨大壮双手比划着,周围几人听了也都站起来。>
“刚才太爷几个计算了,今年比去年亩产多了一成半,算起来最少七百斤啊!”>
杨大壮说着,心里也有些不敢相信。>
六百斤就已经让人惊奇了,没想到还会增加。>
真是,神奇的玉米啊。>
几人说着笑着,看向杨小涛的目光更加崇敬。>
无形中,杨小涛在村子里的地位再次提升,现在已经不比杨大壮这个村长兼大队长差了。>
就在几人欢笑的时候,丁胖子从外面走来。虽然听说亩产七百斤的事,脸上有些笑容,但怎么看都有些牵强。>
丁胖子走过来,杨大壮就发现不对,便问起来。>
丁胖子压着火将事情说出来。>
当初杨小涛就告诫过,这种玉米的种子不能做粮种,也不是不能生长,而是种下后,会出现减产。>
起初丁胖子是不信的,但在杨太爷杨大壮的训斥下,也认了这事,并且向周围几个种植的村子下了通知,不要明知故犯。>
可是,这事并不是说说那么简单。>
这不,第一个越雷池的出来了。>
杨家庄高产玉米的事出现后,周围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