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饭的时候,杨小涛跟陈宫坐在一起,说起今天这事。>
陈宫笑着解释,现在也就他们轧钢厂因为生产的缘故,有高压锅票,其他地方根本就搞不到。>
至于原因,现在外销的不用想,就是国内的友谊牌高压锅也是优先供应边区驻地,其他人想要,只能走轧钢厂的路子。>
“怪不得呢,这电话一个个的。”>
“可他们也不知道咱们就十张票啊。”>
陈宫无奈的苦笑,“谁说不是呢。”>
“以前我还羡慕自行车厂,自跟生产自行车,肯定能有富余的。”>
“可现在看来,外人看到的永远是风光的一面!唉!”>
自家情况自家知。>
杨小涛听完后,同样低下头。>
好在他家先前准备了两口高压锅,暂时够用了。>
两人吃完饭,杨小涛也没回办公室,而是来到车间查看进度。>
车间的工人得知这是杨小涛安排的任务,很配的的放弃了休息时间,加班加点,下班前终于将大部分部件完成。>
下班前,杨小涛检查一番,让保卫科的人注意点,这便准备下班。>
走出办公楼,正好碰到杨祐宁回来,他在车间躲了一下午,这会儿看着下班了,才回来收拾东西。>
“小涛,正好碰到了,有事问你。”>
今下午在车间里转悠,杨祐宁听说杨小涛让人加工新的高压锅。>
虽然这件事交给了杨小涛,但每次提起高压锅的事,他心理还是没谱。>
就怕那一天上面发下来条令,连人带锅一起被调走了,那轧钢厂才是亏大了。>
杨小涛被杨祐宁拦下,也是好奇,“什么事?”>
“听说,你让下面人开始做新锅了?”>
杨小涛点头,“嗯,昨晚上设计出来一款,不过只能是简单的加热做饭,具体做出来是啥样还要等等看。”>
一晚上设计出来的?>
杨祐宁在心里吐槽,昨天他还说不要急,慢慢来,时间有的是。>
结果人家一天一晚上就给干出来了。>
以后,坚决不说这话了,这家伙就是个常理无法解释的存在。>
“我记得你说是用电的?”>
杨祐宁忍住心理的激动,看着杨小涛肯定的点头,然后郑重询问,“你跟我仔细说说。”>
杨小涛看看左右,不少工人正在下班,但杨祐宁问起来,他也不好推脱,便将电高压锅的简单工作原理说了出啦。>
“这么说,比起原先的来要好了?”>
“也不一定是好,不过使用电炉加热,对于国外用电方便的国家来说,更容易一些。”>
“对对,上次你说过,确实,这用电在国内和国外没法比,所以,所以。”>
杨祐宁双手捏在一起,目光盯着杨小涛,“所以,这一款要是做出来,不仅解决的燃料的问题,而且,也是一种改进,对吧。”>
杨小涛明白杨祐宁的意思。>
只要将这锅做出来,然后上报给上级领导,讲明他们轧钢厂有实力解决问题,同时还有实力研发更好的产品,让那些打主意的人仔细掂量,若是比不过轧钢厂就别惦记。>
“对,我觉得今后用电是必然的,咱们国内早晚也会普及用电,那时候技术成熟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需要提高,用电压锅是一种趋势。”>
杨小涛说出自己的意见,杨祐宁脸上笑容更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