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吾爱文学网 > 玄幻小说 > 农村的星空 > 第一百一十八章 三山的命运(2/3)

第一百一十八章 三山的命运(2/3)

上一页农村的星空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吾爱文学网在线收听!
问题本就是随时记下问题随时找同学或者老师请教,或者将考试中的错题记录下来随时警醒随时查看所用。

口袋本一度还得到一个绰号,叫做“龙高身份证”。学校的值周老师和值周同学或者“校园行为督导队”、“校园校风巡查队”随时都可以要求学生拿出口袋本来接受检查,像极了当时香港电影中的巡警随时检查行人路人的身份证那种桥段。

口袋本当然也有那种完全应付检查的,学校也没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口袋本的内容和本子的大小,只要有就行了,至于是否每个学生都一定这么充分利用口袋本的优越性那就不好说了。比如有的学生就是一年也就用一个写了不多内容的小小口袋本混过去应付一下检查。

代注恒听说,学校至少有60%到70%的学生口袋本是真正用起来的,每天的口袋本的内容都不完全相同,真正随时记忆随时记录问题。

那个“行为表现积分榜”则是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操行分具体化,每个学生都有积分榜的位置,做了好事表现优异可以加分,做了错事表现不好可以减分。

如值日生可以加分,值周学生可以加分,在校园晨会上表演节目可以加分,拾金不昧可以加分,在周考、月考、半期考、期末考试等各种考试中成绩优异可以加分,在学校运动会或者单项联赛中出了成绩可以加分。

代注恒发现,学校确定的加分项目足足有21项,而减分项目却只有17项。如随地乱扔果皮纸屑减分、在墙上留下鞋印球印或者乱涂乱画减分、各种考试最后三名会按一定标准减分、运动会上作弊违规减分等等。

龙高最辉煌的时候其实在农村中学“风林三山”之中也就是忝陪末座的局面,与凤山、桂山中学一直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据说是因为地缘关系的原因。龙山中学周边范围内的学生可以选择去岭左市康宝县、甘昭市果县的两个高中和四五个初中读书,不具备凤山和桂山周围方圆30公里以上学生没有其他选择余地,好学生好苗子只能留下来这种一定程度的“垄断”优势。

进入21世纪后,凤山中学得到一个特殊的机遇,也许不但挽救了这所五十多年的农村名校,而且还给了腾飞的机会。

根据行政区划调整的安排,位于江北位置的凤山镇被划分到了风林县邻近的竹宁县,而当时竹宁县农村教育远远地落后于风林县,凤山中学隶属于竹宁县之后得到了全方位的照顾和扶持,很快就进一步提升了软硬件水平,跻身全市省级示范校的行列,也成为竹宁县的第二所省级示范学校。从全市的排名来看,凤山中学一度曾经超越过风林中学,只是不如风林二中而已。

凤山中学因为得到了特殊的机遇而一飞冲天,继续牢牢占据“三山”中的老大位置,学校规模一度比桂山中学和龙山中学两所学校的总和还多200多学生和10来名教职工。

当初的千年老二桂山中学则相当遗憾,曾经在90年度初的两三年里和凤山中学几乎不相上下,结果没有遇上凤山中学那种特殊机遇,逐渐的没落了下去。在龙山中学脱胎换骨般的形成龙山高中这块牌子的同一时期,桂山中学已经走到了高中部教职工人数多于学生人数的困局,勉强靠着初中部来苟延残喘着。

桂山中学的破落其实也并不是没有原因可寻的。教育界和社会上的看法是,一是学校的管理出了问题,尤其是分配制度相当不合理造成留不住优秀教师的局面。二是随着交通变化,桂山中学原有的相对封闭式的招生优势几乎不再,桂山中学附近的优秀学生可以很容易的通过高速公里去金竹市和风林县的名牌重点学校读书。三是新一轮的竞争中,金竹市市区的主要重点学校开始大量建设宿舍楼招收农村学生,风林县的风二中和风中也是大量扩招,严重的挤压了农村学校的生源。四是随着城镇化进程,本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农村的星空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