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腊月二十三,北方小年。>
还没进腊月的时候,四九城就下了几场雪,这进了腊月更不用说了。>
淅淅沥沥的雪花,隔三差五就光顾一次。>
以至于墙根上的积雪越堆越高,根本没有融化的意思。>
只是今天,下来的不再是淅沥沥的雪花,而是一片片的鹅毛大雪。>
这些精灵从高空坠落,沿途散发出来的寒气让整个空间变的清冷,让生活在这片天空下的人恨不得套上两件棉袄。>
就是出来行走的人,也是快步奔跑,不然脚下的路会告诉你地面有多冷。>
当然,路过光滑的地方还是得小心点。>
于是,许多户外活动都被迫停止。>
于是,万物只能龟缩在遮挡物下。>
于是,将外面的空间交给大自然,接受来自寒冬的问候。>
簌簌簌>
雪花落地淹没一切的声音,就问候的声音。>
一车间。>
轰隆的机器声不断,里面的人聚在一起,暖气炉全力工作着,将温度逐渐拉高,以此对抗着入侵的严寒。>
车间杨小涛手里拿着设计图,目光在前方机床上来回看着。>
身边还站着一堆人。>
左边是刘大明、沈荣几人。>
右边是黄得功王法几个。>
不远处,更有吴喆王旭山等人。>
里里外外一群人将这里团团围住。>
“杨总,这燃烧室比先前飞机的要大很多啊,咱们的机床有点不适合,加工起来很吃力。”>
“加工这样的大家伙,最好还是用专门的机床。”>
黄得功看着操作机床的周洪不断来回奔波,五十多岁的老人了,看着就心里担忧,生怕一不小心累倒在机床上。>
一旁的常明杰也是趁机开口,“现在咱们使用的机床已经算是最好的了。”>
“要是其他机床,别说加工好部件了,就是能做就不错了。”>
两人说着,周围人也是齐齐点头。>
以前做小部件的时候,哪怕是飞机发动机也没觉得啥。>
一个工人累点也能一口气做完!>
可这燃气轮机的块头太大了,大的一个燃烧室都比飞机轮廓大,这加工起来,一个人根本掌控不了,得几个人一起合作才行。>
可偏偏加工的精度要求又高,只有少数几个高级工才能配合好,制造起来却是挺难的。>
杨小涛听了身边的抱怨没有说话,只是看看图纸,又不时看向前方。>
“杨总,现在咱们的机床制造一般的发动机还好,这要是生产飞机发动机,就靠几个人,不顶用啊。”>
黄得功在一旁说着。>
杨小涛已经跟他说了,今后一车间将要承担飞机发动机的生产工作。>
他现在已经开始划分任务,哪个小组负责哪一部分,哪个人做哪一块。>
最后组装起来,谁也不能出错。>
可分摊下去的任务也不是谁都能完成的,这里面精度要求很高。>
哪怕车间里都换上了光辉启明星,晨星也增加到了十台,他也不敢打包票能够完成任务。>
主要是,工人的技术是一块短板。>
所以,他就想着,用更好的机床来增加实力。>
这点,杨小涛自然清楚。>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这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