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八,天气晴。>
小年过后,四九城难得迎来了好天,虽然天依旧冻的人脸疼。>
明天就是除夕了,如今家家户户就准备着过年。>
胡同外,大街上,工厂里,都插上了红旗。>
四合院里,年味也在酝酿着,院里被孩子们蹂躏的积雪被大人清出去,又是扫地,又是打扫房屋的,将院里都收拾的干净利索,准备迎接新年到来。>
最开心的还是孩子们,一个个早上醒来就往外跑,有时候一天不回家,也不再管的!>
嘎吱>
杨太爷走出门,看看头顶上的太阳然后悠闲的拿出烟袋杆子,灭了一小撮烟丝塞进烟袋锅里,然后用手使劲压实,这才拿出火柴点上。>
“太爷,今天去哪?”>
院子里小刘媳妇正带着孩子玩,看到杨太爷出来开口打着招呼。>
对于杨太爷,四合院里的人都不陌生,也因为杨小涛的关系,院里的人对他很是尊敬。>
“啊,去外面走走!”>
“家里没啥事,看看去!”>
杨小涛一早起来上班,到了年根上事情也多,单凭刘怀民几个忙不过来。>
冉秋叶则是带着孩子回了大杂院,冉母最近感冒了,咳嗽老是不好。>
昨晚杨小涛拿出两盒药,说是拜托人从国外搞来的,冉秋叶欣喜不已,一早起来就送了过去。>
本来冉秋叶想着中午回来,却被杨太爷打发走,说自己是大人,有口吃的就饿不死。>
杨小涛想让他去机械厂看看,中午也能解决吃饭问题,同样被杨太爷拒绝。>
于是,家里就剩他一个。>
好在还有旺财陪着。>
跟院里人打个招呼,慢腾腾的走到垂花门,就看着前院正在收拾卫生的阎阜贵。>
“呦,杨大爷。您老这是去哪?”>
“哦,阎老师啊,出去随便转转…”>
杨太爷笑着回了句,然后背着手往外走。>
“您慢点,这天冷地滑,得小心些!”>
“没事,没事…”>
说着太爷走出大门口,往胡同里走去。>
阎阜贵目送一人一狗离开,不由暗暗感慨,“真有福气啊!”>
自从冉秋叶帮忙让阎阜贵成了乡村学校的一员,阎阜贵再也不用担心失业的问题。>
虽然乡下的学校工资比不上城里的,但有福利待遇啊。>
尤其是逢年过节的时候,什么土特产啊,什么二合面啊,甚至表现好的还奖励钱呢。>
上次杨家庄小学放假前就组织一次奖励大会。>
当时杨小涛就去了,还带了一卡车的奖品。>
听说当时有个叫刘永辉的老师,直接奖励了一台缝纫机。>
那可是好玩意儿啊,家里女人可以缝缝补补不说,还能做些衣服换取生活所需。>
想到奖励,他这心里就是火热。>
他去的晚,所以奖励只有一袋子地瓜面。>
过年的时候每个人还给了两斤猪肉,一兜鸡蛋。>
这要是搁在以前,别说猪肉鸡蛋了,就是地瓜面都没有。>
所以阎阜贵对当初搭上杨家的线觉得很是明智。>
自然而然的,对杨家的人分外有好感。>
咳咳>
正看着大门口出神的时候,背后传来咳嗽声,阎阜贵忙回头,就看到易中海背着手从垂花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